胃痛、脹氣、消化不良的原因很多,多半是腸胃炎、壓力或是暴飲暴食等引起,適度的讓腸胃休息(清淡飲食)及服用胃藥大部分能緩解改善,但如果長期吃藥效果不佳或是反覆發作,就要小心是不是胃幽門螺旋桿菌惹的禍!
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種具有纖毛的螺旋狀細菌,主要寄生在胃裡,可經由食物傳染,在開發中國家的盛行率較高,台灣的盛行率約為30%-40%。
幽門螺旋桿菌會引起胃的慢性發炎,進而導致「萎縮性胃炎」、「胃潰瘍」、「12指腸潰瘍」,「胃黏膜腸上皮化生」、「缺鐵性貧血」、「維生素B12缺乏」、「血小板低下」等,若同時有抽菸、喝酒、服用抗小板、抗凝血或止痛藥,會讓症狀更加明顯,長期下來如果沒有治療,更會增加4-6倍的胃癌風險!
如何診斷有幽門螺旋桿菌?
診斷胃幽門螺旋桿菌可分為「非侵入性」及「侵入性」兩種
- 非侵入性:
(1) 碳十三尿素呼氣試驗 (UBT):最常用的方法,精準度高。
(喝入含有碳十三的尿素,若有幽門螺旋桿菌,其尿素酶會將尿素轉換成氨和二氧化碳,再測定呼氣的碳十三含量,可以檢驗是否有細菌存在)
(2) 糞便抗原測定法(stool HP Ag):利用免疫分析法偵測糞便中的幽門螺旋桿菌抗原,適合大量社區篩檢,精準度高。
(3) 血清抗體測定法(anti-H. pylori Ab):抽血檢驗血清中是否有幽門桿菌抗體,若有抗體表示過去曾經感染或現在正在感染幽門桿菌。 - 侵入性: 經由胃鏡切片進行快速尿素酶試驗或組織學檢查來得知是否感染幽門螺旋桿菌。
要選擇哪種方式診斷胃幽門螺旋桿菌?
◎ 「大於60歲」,「有貧血症狀」,「體重減輕」,「吞嚥困難」,「嘔吐」等症狀,皆強烈建議接受胃鏡來檢查是否有惡性腫瘤
◎ 在台灣,需有胃鏡切片證實幽門螺旋桿菌,才能接受健保幽門螺旋桿菌除菌治療
(若害怕胃鏡檢查,推薦以無痛舒眠的方式進行,這樣不僅詳細又不會不舒服喔!)
引用文獻:
1. ACG and CAG Clinical Guideline: Management of Dyspepsia
Am J Gastroenterol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20 June 20172. Disease Models & Mechanisms (2017) 10, 89-104
3. Manage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the Maastricht V/Florence Consensus Report
Gut 2017;66:6–30.
相關文章: 10-14天根除幽門螺旋桿菌